这个礼拜是夜班,我讨厌这个行业的24小时On-Call和Night Shift Duty。每次深夜从Fab走出来,我就想,为什么大家都在睡觉而我在这个时间工作。不免懊恼。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夜班不用看到老板,可以自己看看书,想想事情。
来新加坡很久了,可以说我的青春年华都在这里了。已经熟悉了每一寸土地,甚至是咖啡店小卖部里的每一个Uncle, Auntie。我试图去考虑要不要在这里生活,但是这不可能,我只想买了一套房子,之后便离开这里。毕竟,这是一个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都全球倒数的国度。每每看到六七十岁还在打扫厕所的Auntie居然乐此不疲,只想这是多大的悲哀,为什么这么年老还需要继续工作,还是这一份工作?
另一面,我不免喜欢这里许多人的单纯和热情。比如我在外面吃个饭,也可以和卖饭Auntie或者是印度大叔聊聊天。又比如早上骑车上班会有公司的清洁工人和我说“小哥哥早”,还有马来保安热情的“Good Morning”。甚至,组屋电梯旁打扫的印度小哥也会来一句。许多时候,我觉得这里安全和亲切。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压力,一种不能停止,需要一直向前的压力。而那前方,按照目前的方向走下去必然不是我想要的。
最近看杜拉拉,有些许体会。
首先是如何去做事做人,能讨老板喜欢。以前觉得自己懂这个意思,也确实做得还可以。但是如何系统理论地去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并按时保质地完成,并能得到老板的认可,这个我并没有去细想。接下来我会注意这方面的实践并观察老板的反应以掌握这门必备技巧。也不免感慨欧美公司对人才的培养是全方面的,而台湾公司只想你会做事,并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属于实干型企业。由此大概得出,欧美公司以人为本,台湾公司以高效低成本运作为本。孰优孰劣,赫然纸上。不过中立来讲,台湾企业的竞争力更强。选择这种方式才能和早早发展起来的欧美企业一决高下。
其次是职场规划,我有没有位于核心部门,有没有跟随一个强势的老板这个对于之后的发展非常重要。结论我想了一下,应该是没有,所以,此地待待可以,绝不可久留。
最近也看巴菲特,也有一些体会。不过这方面就不讨论了,我不是创业型的。
过了四月,就会有很多变数。
五月,我要面对是否能拿到国大硕士课程,我报了一个很难进的专业,所以希望渺茫,没关系,这次失败,再报一月的。
六月,年度加薪。去年拿了Top 10%的A+,对于我这种职等的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印证之前还是很会领会老板意图并让其满意的。所以这一次加薪我也要看看和普通表现的人会有多大差别。
之后可能有Bonus,如果有就立刻戴牙套,不能拖了。
七八月,应该Citizen的Approval会下来,需要尽快考虑何去何从。
九月,现在房子租约到期,我需要在这之前找到房子并搬走。
十月,升职的月份,升Senior Engineer应该问题不大。到十一月应该就会有一个收入的提升了。
之后十二月,拿AWS。
再之后就是2010年了。
最近我抢沙发越来越厉害了。坐看贝贝娶老婆生小贝贝
哇,果然厉害。不但能抢到沙发,还能把握重点。
不錯tech都要至少3 4年才能升senior雖然我現在做的東西比senior的還critical
我唯一没看明白的是为什么你"只想买了一套房子,之后便离开这里"? 既然不打算在这里长住, 买房子这种流动性最差的东西干嘛?
#LX用杜拉拉的话说你这叫被欺诈,一般来说职场新人干劲足,如果潜力好,公司会让你做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的事情,而待遇方面由于政策不能灵活调整,所以造成付出回报严重差异化。大部分都忍了。哎。如果强势的人会要求破格增加待遇,在其拥有不可替代性的时候通常可以被满足。#TFR新加坡的情况很特殊,租房价格很高,35万的房子租金可以到2000左右,如果经济变差,也有1500保底。相比月付1000-1500,甚至还有盈余,如果用CPF供房,每个月就可以单纯进账2000新币。就算是存款供房,也可以盈余500-1000。这个时候,如果我是生活在国内,也算是一笔不错的外快。而且,拥有房产,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也有一个套现的作用。中国就不同了,一套100万的房子,如果不是在市中心整套出租就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有600-1500。我现在许多同事在上海拥房现在出租都是租个几百块,地点有些偏,不过据他们说就算地点比较好价钱也差不了多少。而且,经过今年,到明年底或者后年,也许可以抄个小底,至少价格会比高峰好点。如果最终我是用citizen买新房,还款压力会小不少。
在国内买房,租给外国人。
在上海市中心能买到100万的房子那是向相当神奇了 现在房价跌了 买个小卧室还是有可能的太低估上海的房价了 600-1500 上海下属的镇上面的租金都不止
还是你说的是新币 我理解错了吧。。。
#TT我说的就是人民币。此市中心的意思是市区。我同事房子好多在松江,整套精装修的租出去才几百,我听了也觉得很夸张,可这个就是事实。也许市区情况会好很多,可像我们这种刚毕业的怎么可能在市区买房子并且还是为了租出去呢?不过你提到的情况可能是我不知道的,那我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了,要不然就是错误判断了。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想在这边买房啊!
松江很偏 房价便宜 附近是大学城和农村 应该是租给学生了CPF供房肯定是划算的 在新加坡买房子确实比国内划算 但是你要是回来的话可能打理不太方便前天刚出了一个报告 说国内年人均收入 每年的收入只能买4平方米…
#TT嗯。最近每天都看这些算是做做功课。其实现在如果在新加坡买100平米差不多25-40W,实际价格以citizen身份买会便宜许多。按现在的4.5算是112.5-180W。这和上海市区边缘的房价很接近(这些地方到个外滩人民广场开车需要30分钟以上)。算起来如果这边经济能保持不恶化太多,两地收入消费差这么多,新加坡的房子明显比上海的具有价值。很纠结,因为用PR买房其实不划算,而且遇上翻新又是好几W。Citizen买房可以买新的,可以拿补贴,可以拿HDB Loan,而且翻新只需要几千块。还有一个就是Citizen买房还可以买EC,就是准Condo啊,五年后卖掉稳赚的。